
采編:丁強 梁興 董敏 張志文
山西省榆社縣物華天寶,人杰地靈,是聞名全國的化石之鄉,佛教殿堂,帝王故里,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。楊晉峰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地方。
楊晉峰是一名民間書畫藝術家。他筆下的字,筆勢生動,結體端莊,樸厚而勁健,方整而多變,布局疏密相間,仰俯照應得體;古樸凝重,筆含異趣,給人以美感。他筆下的畫,色調清冷,筆觸細膩,富有神采,家鄉的云竹湖是他的創作來源。
楊老在省、市、縣多種報刊上發表文藝、書畫作品200余篇(幅),多次參加省、市、縣書畫展出,并獲得******作品、******創作獎。
憑借深厚的書畫藝術造詣,他加入了各種書畫協會,是山西省詩詞學會會員、山西省古建筑彩畫學會理事、山西省文藝協會會員、晉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、晉中市書法家協會會員、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、縣詩詞學會副會長。
***值得驕傲的是,2011年5月中旬,意大利中國文化年藝術品巡回展示活動中,楊老摘取了達芬奇國際藝術大獎賽銀獎。5月31日,他收到了該活動組委會寄來的“國際藝術大獎”小金人杯和獲獎證書,他的獲獎作品也被意大利******藝術部門收藏。意大利******電視臺、地亞賽特電視臺、《歐華聯合時報》、《晚郵報》、《共和國報》等全球數十個******的主流媒體報道了此事。
與此同時,經過中國國際書畫藝術院等6部門嚴格評審,楊老已躋身“共和國百位書畫名家”之列。
癡迷書畫
楊老與書畫結緣得益于他的父親。他的父親是個教師。******中,他還沒上小學,父親常常帶他外出,幫別人寫寫畫畫。長時間的觀察和熏陶,讓楊老逐漸迷上了書畫,后來也慢慢開始動手。
小學的課堂枯燥無聊,遠不如畫畫來得有趣,楊老不喜歡,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小本本,偷偷地在課桌底下進行著自己的創作。
小學時的隨手涂鴉倒也讓他的書畫像模像樣,這極大地提高了楊老的自信心。上了初高中,楊老一直活躍在學校字畫方面的制作活動上,所負責的板面也越來越大。先是板報,到了高中他承攬了學校的壁報的設計。
就這樣書畫陪伴著他度過了青蔥歲月,又同他一起步入成年******。走入社會、參加工作的十多年里,他仍筆耕不輟。工作之余,別人陶醉在麻將桌上去“游閑度假”,他卻傾心耕耘在“筆墨”之間,在書壇墨海里深造,在“翰墨情緣”的意境中尋找人生的樂趣。下鄉時,他還會幫每個村、鄉寫寫標語。據統計,他僅工作之余創作的文學作品、書畫作品就多達280余篇(首)。
2012年9月20日,楊老收到中國北京九州國粹藝術院寄來的獲獎喜報和榮譽證書。他創作的隸書書法作品榮獲“題賀藝術獎·甲級作品”,并入編《中國奧運健兒題賀藝術大典》。此次獲獎是楊晉峰繼榮獲全國“金鼎獎”和“達芬奇”國際藝術大賽銀獎之后,獲得的又一項殊榮。組委會高度贊揚他,為弘揚中華國粹藝術、深化奧林匹克精神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楊老說,“作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抒發,它(書畫)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,應該將它發揚光大。”他積極聯合榆社書畫愛好者們,促成了中國振鳴書畫院三晉分院在榆社落地。這一舉措不僅僅是為弘揚傳統文化,繁榮書畫藝術,培育和推介書畫新人做出了巨大貢獻,更重要的是使江南塞北兩地文化充分交流,使書畫事業傳承發展,為本地書畫愛好者學習提供平臺。
多年來,楊老揮毫于書畫,也深深地感染著他的子女們。“我的孩子們也喜歡書畫。尤其是我的女兒,閑了就在辦公室畫畫,我覺得這是個好事。”
楊老在精神文明傳播方面極大的貢獻和成績,讓同鄉人無不稱贊。更有《山西日報》、《晉中日報》以題為《山區文化人》、《為了一方熱土的平安》為題報道了楊晉峰同志的工作事跡。他曾被評為“******科研項目民間藝術挖掘整理貢獻獎”、“省級先進文化工作者”、“精神文明突擊手”稱號,曾獲得過省、市書法******作品、市“人口杯”文藝創作精品獎勵等。
與群眾緊密相連
“書畫家應該有一個平衡的心態,要做到德藝雙馨,不追求功利,做為人民服務的藝術家。”楊老現供職于榆社縣政法委,長期接受黨的教育,讓他心懷天下,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辦事,持之以恒做公益。“這是我不懈努力的目標和義薄云天的責任。”
2016年,楊老受邀參加了香港及臺灣海峽兩岸三晉書畫家采風行。這一行人中,楊老是******一位山西書畫家。他們的足跡遍布山西每個名勝古跡,大同、洪洞、五臺山、晉城等等,每到一個地方,他們都要給當地的群眾和愛好者們寫字。“這對山西傳統文化、三晉文明都是很好的宣傳。”
同年,楊老參加了三晉書畫名家喜春臨活動,到榆次和壽陽的環保局和交警大隊寫春聯,深受歡迎。***令楊老印象深刻的是,他為一位正在看病的百歲老人寫了春聯以后,老人熱淚盈眶,感動地說,“像你這樣的才是真正的人民的藝術家。”
聽了這句話更堅定了楊老堅持公益的決心。
楊老內心一直裝著自己家鄉的父老鄉親們。每年到了春節,元宵節、三八婦女節、、五一勞動節、八一建軍節等等節日,都要開辦畫展,邀請榆社老鄉們前來觀看。他說,“雖然榆社是個山區小縣,但是文化底蘊深厚,在如何做好公益應該多考慮,多努力。”他還說,他要去古勒村、農業先進村等這些典型村里為老百姓創作,在這其中能收到更好的素材,尤其是畫畫。“作為藝術家,就要走到基層,了解基層,用心、用自己的技能為老百姓服務。”
馬上就要過春節了,楊老又在謀劃著為老百姓寫春聯,寫祝福,為老百姓服務了。